|
“ 看腻火爆的好莱坞警匪片,可以尝尝英式。”
01—
电影最初是在欧洲建立发展,从单纯复印日常生活逐渐变成一个艺术,其中囊括了大量欧洲导演对这项视听魔术所做的发掘和探索
在二战前夕,电影还是艺术的代名词,二战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美国经济蓬勃发展带动电影产业,好莱坞雄起,欧洲人才纷纷流失,朝西进
好莱坞成为电影产业的龙头霸主,这个霸主够阔气、武艺皆精,但就是有点俗,把电影这个艺术品变成一个消遣品
好莱坞大片的几个特点如下:投资高、制作精、画面火爆、明星多、宣传强,再配合一个三流故事
电影工业繁荣的那几年里,好莱坞出产的大片收获了海内外众多青少中年观众
不讲故事只追求肾上腺素刺激的无脑影片一度成为影迷心里最迷人最值得收藏的经典
不可否认,一些作品确实拍的引人入胜,但却没有深究的空间和魅力,不值得反复观看,属于一次性消费品
美国的好莱坞不可避免的把艰涩的欧洲片挤入无人问津的冷僻一角
现在说到欧洲电影,想到的是欧洲艺术片,一个让人昏昏欲睡的名词
面对好莱坞的强势,欧洲自知没有反击力,寄希望于观众的艺术细胞更是侈谈
欧洲不得不面对电影庸俗化的趋向,要延续欧洲电影生命,他们只能在这方面进行拦截
揽下一部分已被狂拽酷炫的特效轰击疲劳的观众
英国是欧洲众国最出色的竞争选手之一,不管在电影还是剧集方面都与美国有的一拼
英片既保留了欧洲传统的艺术,也汲取了美片里对故事的流畅性处理
把对人性的挖掘和展露融进一个流畅故事里,影片很多时候都做到了雅俗共赏
02—
最具英片代表性的类型是黑色喜剧片,英国人独有的幽默,说不清道不明,辨识度极高
英国导演埃德加·莱特的“血与冰淇淋”三部曲均是黑色幽默喜剧
血和冰淇淋的搭配,暴力与可爱、血腥和软萌、打斗欢乐多
后者的纯真色彩消解了前者在生理上的不适
这恰恰是美国导演喜欢捣鼓,呈现给有猎奇心观众的画面
“血与冰淇淋三部曲”分别为《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世界尽头》
这三部的主演都是西蒙·佩吉和他的老搭档尼克·弗洛斯特
说名字你可能不熟,照片一出来你就知道是谁了
(左为尼克,右为西蒙)

西蒙和尼克真的是绝世好基友,两人相识于咖啡馆,在成名前
西蒙看中尼克的喜剧天赋,两人惺惺相惜成为室友
两个拥有搞笑天赋的人成天在一起那日子得多欢乐
西蒙先于尼克出名,然后提拔尼克共同演戏
戏里戏外两人都是铁杆一样的朋友
《僵尸肖恩》里肖恩和已经变成丧尸的朋友一起玩电玩,非常动人
两人的友情继续延续至《热血警探》
03—西蒙饰演在伦敦业绩第一名的警员,因为抓贼太过卖力,导致同僚的业绩很难看
能力强是好事,但太过锋芒毕露会惹人嫉恨
处在下层没有权势就会被嫉恨的上层和同僚合伙铲掉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内,突出的一角会被削平
安奇尔的设定某一方面借鉴了成龙在《警察故事系列》里的角色,那个抓贼不要命的陈家驹
影片有多处对老电影的致敬
警官一字不落的复述安奇尔和女友说的话时,显然是暗示在安奇尔身上装了窃听器
这让我联想到《王牌对王牌》,窃听是整个事件的引子
安奇尔手边的绿色盆栽又让人想到《这个杀手不太冷》
后面还有直接在荧幕上放出来的《惊爆点》和《绝地战警》,导演是警匪片爱好者
这两部应该是他个人喜欢的作品,他最后以重现《惊爆点》结局的方式戏仿影片
上层把安奇尔调到一个边远小镇当警官,警官比警员高一级,但远离伦敦,所以是明升暗降,赋闲职
来到桑福小镇,安奇尔一丝不苟的市区作风与慵懒随意的乡风格格不入
因为小镇犯罪率为零,警员们无事可做,逐渐忘记了本职工作,在警局里混吃等死
祥和平静的小镇看似人人友善亲昵,但总有一种奇怪的氛围流淌在这些人之中
首先是安奇尔上任的消息不胫而走,一夜功夫,很多人在看见安奇尔前就认识了这个新到任的警官
安奇尔面对他们的问候只有满脑子的疑惑
这个自称犯罪率为零的小镇在安吉尔到来后不久就出现了一桩命案
然后安奇尔就发现犯罪率为零的秘密,这些事件统统被定义为“意外”
非意外死亡的证据赤裸裸的摆在眼前,但偷懒惯了的警员们就是宁愿相信这是一起意外,草草了事
他们和安奇尔最大区别是一个专业一个业余
世上有很多被称为专家的人,他们能在研究领域脱颖而出,在于他们对于一个问题从来都不草草了事
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被有心人发现并钻研,越钻越深,学的也越来越多,最终恍然大悟,成了专家
业余的一般是拾人牙慧,自己想不到,想不通,也不肯花心思费脑力,看不到事情的本质,摸不透事情的真相
安奇尔被这群警员气得半死,使唤不动他们,只能自己亲力亲为,排查每一条线索
接着又发生两起命案,其中一起还是安奇尔亲眼看见,但他没看到凶手的长相
凶手批黑袍的形象借鉴了《惊声尖叫》
安奇尔确定这三起事件绝不是意外,但这时他自己的生命也受到了极大威胁
凶手的真面目出人意料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04—
小镇远离市区,山高皇帝远,这里的司法体制不完善,小镇独立自治,几个资质年老的委员成立一个委员会相当于无首脑的议会制,权力没有一个制衡的因素,权利过大就会操控人的生死
委员投票决定镇民生死,凡是有害于小镇卫生和文明的人会被他们处以私刑,杀死后丢弃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委员会的发起人是当地警署长,是这个组织的领袖
他因为妻子的死而变得极端,但其他人并没有什么精神因素,却也奉行这反人类制度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庞著有《乌合之众》一书所谓群体,任何群体,不管是精英群体还是劳动群体都是乌合之众
十几个人聚在一起的议会也是乌合之众的载体
个人可以很聪明、理性,但进入群体后就会丧失理智,完全由情绪支配
任何能让民众兴奋的人都能成为领袖领袖不需要饱读诗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他们只需要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说出大众心里最渴望的答案,冲昏大众的头脑即可
勒庞在“议会”这一节里说到:意见的简单化是议会群体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在警署长的影响下,议会的唯一原则是以极端手段维护小镇的美丽
会员们只在杀与不杀间做选择,从来不考虑教化这一选项
勒庞又说到:当议会达到一定程度的兴奋状态后,他们就变得和一般的异质性群体没有多大区别
因此它们的情感总是表现出极端的特点
最伟大的英雄行为和最凶残的暴行,都出自它们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失去了自我,投出的票可以与他的自身利益完全相悖
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们成了领袖的化身,为领袖的意见马首是瞻
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纳粹集团就是这么诞生的
安奇尔在一座古堡前发现秘密集会的会员
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安奇尔的问题仿佛是一个人的多重化身
只要呆在这个群体里,他们就不会清醒,认识自己的罪恶
判处安奇尔死刑让群体的共鸣达到顶峰,对此刻的他们来说,处死安奇尔是这个世上最正义的事情
他们是正义的,因为有这么多人想要完成这件事,不可能是错的,这是群体的想法
安奇尔获救重新杀回桑福,影片进入枪战阶段,反好莱坞的枪斗
还是时刻透露着滑而不稽的搞笑
对手是一个个年迈的老头老太,安奇尔起初孤身一人,后来得好友相助,一起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尽管依然是以一敌十的勇猛,由于双方体力的差距使得这个结局并没有那么不让人信服
美国警察爱吃甜甜圈,英国警察爱吃冰淇淋
两边遥相呼应,为电影世界增添更多精彩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