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属于我个人年终观影盘点之一。一些今年新看、重看的电影。

隐入尘烟
李睿珺导演的作品大多有浓厚的个人风格,来自河西甘肃的气质印刻在他作品的光影之中,而影片又带有强烈的戏剧性,往往在丰富而真实的细节中显露出某种表达性强烈的线索。
《隐入尘烟》所引起的争议,跟它本身后来所遭遇的下架事件,成为这部电影后来在人们口中的主要特征。但其实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将类型化与成熟考究的电影语言相结合,并充满了感人的细节,最后由某种对现实生活的视角所笼罩,因而获得了或者赞誉、或者感叹、或者批评。
影片的叙事本质上富有一定类型特征,其实是一部爱情电影,讲述着主人公从陌生到相识,再到相爱,最后不得不分开,而又在死亡中得到一种重聚。这份爱情关系,在导演成熟细腻的镜头设计中,讲述得十分动人。再加上一系列生活细节的添加,无疑是好看的。这种爱情本身具备着力量,而它又发生在导演所可以设置的西部农村,确实有一份粗粝中的甜美浪漫,尽管主人公在外形和人生境况上,毫无所谓精致人生的气质,但正是这种反差,让叙事有力量。这也就是影片能给人艺术感染的重要原因。
然而,抛去优秀的人物设计、视听语言,感人的情节设置、细节展现,影片似乎并没有在立意上有更大的野心;它揭示着某种生活状态的内容,遭人议论——有人问,难道生活真的是这样吗?有人说,生活确实就是这样。有人慨叹,似乎主人公只是逆来顺受……这些评论恰好指出了《隐入尘烟》的某种尴尬:尘埃里开出的花,这花确实令人心折,但是这尘埃,是用何视角在观察呢?叙事在点到为止的地方进行了不少讽刺,然而这讽刺的内容与影片爱情的主要内容并不协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