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围绕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 - 奇幻电影 - 猪豆荚 - Powered by Discuz!

一切围绕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

发表于 2023-4-28 09:57:01 | [复制链接]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切围绕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


在同一个档期中,《龙与地下城》和《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一起上映,在游戏改编电影的层面上形成了鲜明的比较,也都给出了非常优秀的答案:电影的游戏化。
不同的是,《龙与地下城》终究还是相对“传统”了一些,它有着比较完整的文本内容,在剧情上更加独立于游戏原作。主角的亲情与爱情,友情的背叛,虽然不算有新意,但却常见于各种主流奇幻电影中,而非《DND》原作的剧情内容。而游戏的元素则是对剧情发展的点缀增色,让主角团队在朝向文本层面的动机与行动目标的过程中,经历游戏中的经典地下城,并打出作战环节的各职业配合,遭遇基于数值系统与随机事件的瞬发考验,应对各种怪物的能力。原作经典的“游戏性”,成为了动作段落的效果增强途径,而文本层面则独立与游戏成章。
《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则在游戏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了一些。它的剧情文本同样存在,但不仅非常简单,更是对于游戏原作的信息补充。它将电影叙事中基础的“人物成长”与“行为目标”,做成了对游戏还原的三种方式:对游戏背景设定的细化,对游戏基本剧情元素的再现,对游戏主角能力的前传式说明。如此一来,剧情本身就成为了“游戏”。
提到在游戏中广为人知的文本设定,首先是马里奥和公主的爱情,这是马里奥过关冒险的游戏目标,“拯救公主,并在通关时相拥”,其次便是反派库巴对公主“绑架“”的执念。在游戏里,这两点更多停留在静止的状态,公主的角色几乎只是一个符号,在通关时出场,而库巴则同样是形象模糊的关卡boss,二者都只执行着游戏性的功能。而在电影里,这样的细节空白便得到了补充。马里奥与公主的爱情发展得到了呈现,这引导出了马里奥在游戏里救公主的前提,也构成了闯关的动机。而在另一边,库巴也得到了非常细化的表现,我们看到了它对公主的执念由来。
由此可见,本片不仅仅是对游戏的还原,而是在文本信息补充的基础上,成为了基于游戏中时间节点的“前传”,从而在剧情发展和游戏性上做到了对游戏的又一种“还原”:借由电影,我们会看到马里奥是如何获得游戏中拯救公主动力的,也会更理解库巴为何劫走公主。本片非常巧妙地处理了“动机”,电影中马里奥和公主的关系实际上便解释了游戏剧情中,在救人与游戏性上“闯关”的双重动机。这样的设计,让本作具备了对游戏在剧情和游戏性上的双重前传式作用。
同样的“游戏前传”,还体现在了对马里奥的人物塑造之上,这也是电影叙事与游戏性的良好结合案例。本片的人物线索非常简单,即马里奥从不被认可到能力被首肯的自我成长之路。而直观表现他成长过程的,正是对“游戏性”的种种利用。马里奥先是吃下了蘑菇而获得了特殊的能力,随后则在还原一系列马里奥游戏--包括但不限于《马里奥赛车》--特色关卡中闯关,从一开始高度还原玩家各式死法的不敌,到最后的游刃有余,击败库巴。如此一来,马里奥在文本层面的成长曲线得以完成,而其过程则完全还原了游戏各作的玩法内容,最后的成长完成也正通向了游戏中第一关的马里奥:一个能够妥善处理各种机关的闯关高手。
此外,游戏还原大于一切的前提,在对库巴和路易基的处理中有着不同形式的展现。在各作的积累,特别是《大乱斗》与《赛车》等衍生作的影响下,库巴的形象已经不再是正统老作品里的脸谱式反派,而是具有了搞笑的一面。电影也很好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对库巴做出了相应的处理,而非儿童向动画作品里最常见且最不费事最不占空间的“我只是作恶”式boss。而对于路易基,电影则让他取代了正统游戏作品里的公主之位,成为了“被库巴绑架后等待拯救”的存在---既然是马里奥,我们便不能放弃“拯救某个人”的元素。拯救路易基,也同样构成了电影中马里奥在剧情和“闯关游戏”上的双重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非常好地处理了游戏与现实的关系。在更多的时间里,它当然立足于游戏的还原,并且做出了明确的“舞台切换”之强调:马里奥和路易基先是在现实世界里经历了修水管的失败和家人的否定,随后在下水道中完成了世界的切换。这成为了导演对“游戏大于一切”的强调,电影成为了服务于游戏的平台---活用更多机位与运镜,对各作中的场景进行效果比游戏更丰富的呈现,在马里奥与各人互动时则植入大量的游戏性元素细节。甚至,在现实世界的段落中,我们也能看到游戏性的影子:无论是厕所里修水管和对付大狗,还是后面的街头跑酷,马里奥都在应付场景中层出不穷的瞬发问题,并反过来利用场景中的各种元素,这正是对闯关游戏性的还原。
但与此同时,电影也展现了从现实视角出发的一定表达野心。它当然以游戏为中心,但却并不想纯粹地将游戏内容摆在银幕上就了事,而是试图说明马里奥游戏之于现实世界的意义。这个意义是对于这款游戏的,而不来自于电影世界内剧情,与“由故事引出作者性表达”的传统电影逻辑有着很大区别。
在电影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知名度极高的流行音乐作品,它们都来自于80-90年代,与马里奥游戏同时期,在电影里也两相结合,无疑成为了对当代流行文化的象征。时过境迁,我们依然对这些音乐耳熟能详,这正是当代文化对现实世界的意义:超越时间的局限,成为永恒的文化宝物,流行与娱乐也能成就经典。而与它们同时代的《马里奥》游戏,则具备了同样的意义。
事实上,这也正是电影在最后让我们回到了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原因。库巴和公主等“游戏世界的存在”与电影时空里现实的马里奥家人形成互动,马里奥则用游戏世界里的能力,同时拯救了两个世界。《马里奥》游戏本身是非常精彩的,电影始终在强化着它的游戏性之强。但这种游戏性不仅限于对游戏本身的加成,更会在一代代玩家持续的沉浸游玩中,成为一种当代文化的象征性标记,由此在现实世界中具备更大的意义。
以游戏为核心,一切基于游戏,又适度地涉及到“游戏之于现实”的表述。如此一来,这部电影便成为了对《马里奥》游戏的全面宣传。展示强大的游戏性,再现经典的背景设定,并将它们作为对其IP之巨大文化意义的佐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牛逼了!你玩不玩ns[抱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领先的自由行服务平台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000,000 位旅行者
920,000 家国际酒店
21,000,000 条真实点评
382,000,000 次攻略下载
中国旅游行业第一部“玩法”
关于我们
关于君达户外
网络信息侵权通知指引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
加入君达户外
旅行服务

君达官方微博

君达官方微信

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猪豆荚

GMT+8, 2025-4-9 17:39 , Processed in 0.1077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