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把警匪片叫做公安片 - 警匪电影 - 猪豆荚 - Powered by Discuz!

曾经,我们把警匪片叫做公安片

发表于 2022-11-26 16:06:23 | [复制链接]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曾经,我们把警匪片叫做公安片


文 | magasa
最近在国内的大银幕上接连有几部国产警匪片上映,包括《烈日灼心》《宅女侦探桂香》《东北偏北》《解救吾先生》等。警匪片在中国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不好拍,当这么多警匪片密集出现的时候,我认为有必要专门关注下。
有城市的地方就有犯罪,有犯罪就会有警察和罪犯的斗争,因此警匪片是一种全球化的城市犯罪电影,而好莱坞警匪片又对所有国家的警匪片都有深刻的影响,这里先介绍下好莱坞警匪片的历史。
警匪片在好莱坞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三十年代初期流行的黑帮片,一个是来自文学传统的侦探片,其中包括与黑色电影杂交的私家侦探片。真正以警察抓获歹徒为情节主体的警匪片出现得较晚,在之前的那些电影中,警察常常被描绘为无能、迟钝的饭桶形象,关键时刻毫无用处,甚至帮倒忙,只有案件告破后才出来收拾残局。这种情况在二战结束后开始改变,正面展现警察破案的电影开始涌现。这个时期的警匪片受到四十年代末期写实电影风格的影响,喜欢细致描写警察日常工作中那些平平无奇的细节,打个比方的话,略类似于中国导演宁瀛拍摄的《民警故事》。这类警匪片强调警察的责任、纪律和专业素质,警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美国精神和价值的守护者。


《警网铁金刚》
到了六十年代末,另一类和过去截然不同的警察形象开始在银幕上亮相,并且带出一波在影史上也非常了不起的警匪片。一方面是因为审查制度的废除,电影展现暴力的尺度大大拓宽,另一方面,越战的爆发让社会价值分裂,警察也不再拘于严谨奉公的呆板形象。《警网铁金刚》(Bullitt,1968)、《独行铁金刚》(Coogan’s Bluff,1968)、《法国贩毒网》(The French Connection,1971)、《肮脏的哈里》(Dirty Harry,1971)这些警匪片中的警察,以演员史蒂芬·麦奎因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角色为代表,强悍、暴力、独来独往,对待罪犯不择手段、绝不容情,他们在银幕上修复了在现实中失去民众信任的警察形象。
六、七十年代警匪片比起较早时候会更多地表现动作,这种趋势到八十年代就发展成警匪动作片(也受到兰博一类电影的影响),是那段时期的主流票房大片,比如布鲁斯·威利斯担纲的《虎胆龙威》、梅尔·吉布森领衔的《致命武器》等等。激烈的枪战和动作奇观场面成为警匪片的标准配置,不再讲究真实的破案流程。


《虎胆龙威》
从九十年代至今,好莱坞流行的警匪片风格又为之一变,观众看腻了肌肉男的对打,转而欣赏纯粹智力之间的对抗,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拥有高智商的罪犯开始变得比警察更有魅力,《沉默的羔羊》中的安东尼·霍普金斯,《七宗罪》中的凯文·斯派西莫不如此,让人联想起二十年代德国电影大师弗里茨·朗塑造的无所不能的马布斯博士。而警察也需要变得更加聪明和反应灵敏,依靠严密的逻辑和细致的观察来将罪犯绳之以法。
警匪片亦是香港电影中的一种主流类型,尤其是从八十年代以来,蔚为大观,代表作包括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无间道》三部曲等。香港警匪片受好莱坞警匪片很大影响,但植根香港,也发展出一些地方特色风格。作为中国观众,可能对香港警匪片的熟悉程度更在好莱坞之上。而且「警匪片」的命名很可能是来自香港,因为在英文中是说police procedural或者police crime drama,并不提到「匪」。


《沉默的羔羊》
中国内地拍警匪片的历史不算短,但因为掣肘因素颇多,我认为始终没有形成稳定和独特的风格脉络。在过去,我们更习惯用「公安片」而不是「警匪片」来给它命名。这个差异说小不小,「公安片」实际上指明了它属于行业题材的实质,过去有人把它更具体地分为反特片(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刑侦片等,是对公安工作性质的细分。犯罪分子在「公安片」里的地位是从属性的,是公安干警工作的对象和目标,它就不像警匪片那样更强调警匪双方的对抗。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片」又极易落入主旋律的范畴中,政治意味变得突出,这样对警察和罪犯的塑造就会显得非常单一。警察就是正义的化身,几乎不能有缺点,也不提倡宣扬个人英雄主义,在罪犯这边,不可以写复杂人性和犯罪动机,同时对警察侦查手段也不可以有过多涉及,以免有同情罪犯和教唆犯罪的嫌疑。
观众多年来受到好莱坞和香港警匪片的熏陶,基本接受了相应的类型程式,对传统的公安片是比较排斥的,传统公安片的创作思路也不太能适应市场化警匪片的要求,因此内地警匪片面临一个重新学习和开拓的过程。


《无间道》

本文开头提到的几部新的警匪片,也都在不同层面有一些可喜的小小进步,《烈日灼心》表现了在中国电影里前所未有的一种警匪关系,而《解救吾先生》则塑造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恶人形象,不像有的俗套电影那样以为让坏人带上点善,似乎就等于有了丰富的性格层面。并非如此,王千源在《解救吾先生》中演的绑匪恶到了极致,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善,但他的邪恶光谱却是立体和善变的,因为恶远非只有一种。

警匪片不会是电影市场上最卖座的类型,喜剧片、幻想片、动作片都会有更好的市场表现,但我非常期待中国警匪类型的发展,比较现实地说,它标示了当前创作在某些方面的边界,也为刻画那些我们在中国电影中从未见证过的复杂人性提供了土壤。
《虹膜》致力于提供富有洞见的电影原创内容。英文名:IrisMagazine,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纯纯的香港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省港旗兵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中80年代有部分国产警匪片对警匪双方的刻画非常丰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无间行者》,还不错吧。马丁·西科塞斯因为该片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导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不是也被称作 刑侦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喜欢magasa老师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警苑神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马特达蒙翻拍的无间道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无间道太经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领先的自由行服务平台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000,000 位旅行者
920,000 家国际酒店
21,000,000 条真实点评
382,000,000 次攻略下载
中国旅游行业第一部“玩法”
关于我们
关于君达户外
网络信息侵权通知指引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
加入君达户外
旅行服务

君达官方微博

君达官方微信

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猪豆荚

GMT+8, 2025-4-19 08:33 , Processed in 0.13042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