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电影,解密日本黑帮 - 黑帮电影 - 猪豆荚 - Powered by Discuz!

八部电影,解密日本黑帮

发表于 2022-11-30 18:49:37 | [复制链接]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部电影,解密日本黑帮


文|@林作成



「可怕与真实」
日本黑帮的全部,都在这里了

日本帮派文化最早可溯源至江户时代,但当时这些团体并非人民公敌,在时局动荡的江户时代后期,能够恪守原则,坚持仁义的他们,成为了当地百姓的领袖,是一方土地的“颜役”,并在那个年代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侠客”。

可以说,日本黑帮文化最初带有任侠文化的因子。

二战改变了这一切。

整个二战期间,日本遭到了猛烈的空中轰炸,无数居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进而使得社会上犯罪滋生,暴徒横行。面对日益攀升的犯罪率,已经没有足够警力动员的政府,将相应地区的治安与市场秩序几乎全权交给了在此盘踞多年的地头帮派。
但此时治理治安绝非易事,同时社会又爆发出了新的危机。一些投机的亡命之徒趁着时局动荡,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抢劫,杀人,在社会上为非作歹。其中一大部分是在战前地位低人一等的在日朝鲜人与华侨,还有从战争上退伍归来的老兵。随着社会的重建,这些战后而起的暴徒也开始结成了组织,即现代黑帮前身,战后愚连队。

与此同期发展的日本黑帮电影,如实纪录了不同年代黑帮的样貌,而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下八部:


“任侠电影”

《昭和残侠传》(1965)


《昭和残侠传》系列是同时期任侠电影的标准”样板戏“:强调”男儿气概“的动作与台词,主题切合剧情的演歌式主题曲,对老式仁义的歌颂,对利益至上者的批判,加上最终经过一番刀剑对枪弹的搏斗以及”仁义必胜“的结局,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最为常见的商业任侠电影。
《昭和残侠传》第一部的故事背景为二战后社会混乱的时代。
浅草当地有一神津组,他们时常周济百姓,帮助邻里,在治安混乱的战后岁月他们主动管理市场秩序。与此同时,当地的另一新兴黑帮新城会以掠夺勒索作为钱财来源,干扰到了浅草市场,从而与神津组的成员引发打斗,两个组织结下了矛盾,最终新城会趁神津组首领外出时派人枪击了他。神津组首领在临死之前立下了遗嘱,指定了下一任继承人为参军入伍,尚未归国的寺岛清次。不久后清次归国,在众人的拥戴之下遵照前任首领的遗嘱,成为了神津组的五代目首领,与帮内众伙伴共同振兴恢复中的市场。然而新城会一直以卑劣的手段干扰着神津组的事业,甚至还对神津组的成员杀人放火。忍无可忍的清次与伙伴们持刀枪走向了敌人总部,最终灭掉了新城会。

由于任侠电影能够收到真正黑帮的支持,所以影片的一些黑帮组织的细节考证方面都非常相识。比如影片开场不久的一段自报家门的”切仁义“,就是在真正的黑帮成员协助下完成的。
总之,作为任侠电影的代表之作,这部系列未尝不值一看。

《座头市物语》(1962)

《座头市》系列诞生于任侠电影刚刚兴起的1962年。在《恶名》系列发行的第二年,大映公司根据取材于饭冈地带民间逸话的小说,将活跃于民间故事中的盲侠座头市形象搬上了银幕,这一拍就拍了二十六部。

《座头市》系列的第一部《座头市物语》是直接改编自原作的。剧情背景构建于江户时代后期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黑帮械斗“大利根河原决斗”。关东地带,有一位双目失明却剑术高超,游历各国的渡世人,外号座头市。在途经饭冈町时,他寄宿在了当地黑帮头领饭冈助五郎门下,受了”一宿一饭恩义“,暂时为饭冈助五郎效力。然而此时的饭冈助五郎急于扩大势力,正打算吞并曾经的结拜兄弟笹川繁藏的地盘。但繁藏已有所察觉,雇佣了浪人武士平手造酒,动员着手下的势力进行备战,而饭冈助五郎也将出战的任务委派给了座头市。
外出钓鱼时,座头市偶遇了平手造酒,但二人相谈投缘,之后结为知己,相约日后切磋一场。然而在大战之日来临前,平手犯了肺痨病,身体虚弱,已经无法出战。但害怕座头市被暗算,他亲自请缨要与座头市决斗,最终亡于其剑下。尽管饭冈一方赢得了战争,失去了知己的座头市依然悲痛万分,在料理好平手的后事之后,座头市离开了此地,继续开始了他的漂泊之旅。

事实上,《座头市物语》是任侠片与剑戟片的完美结合。作为一部任侠片,它并没有太热血的剧情,没有善恶分明的阵营,它所表达的”仁义观“完全赋予在了主人公座头市身上。侠士与武士之间英雄惜英雄式的男人情义,默默回绝痴情女的苦苦期盼……这些特别的情节都为座头市这个任侠形象赋予了极大的内涵。观众们所看到的座头市,是一个经常赌钱的无赖,却也是一个帮助百姓的菩萨,他可以面不改色地取人性命,但他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性情中人。随之一连二十五部的续集,将盲侠座头市的形象深深植入进了民众的脑海里,以至于北野武在翻拍《座头市》时颠覆了座头市的形象,引来一些观众的抗议。

“实录电影”

无仁义之战(1973)

《无仁义之战》根据饭干晃一的同名小说改编,是七十年代实录黑帮电影的开端。在上映之后的同年,该系列又推出了三部续集,第二年又推出了《新无仁义之战》。
该片的剧情以五十年代广岛县发生过的真实事件”第一次广岛抗争“为蓝本展开。广能昌三是二战退伍老兵,归国后无所事事的他与伙伴阿铁等人共同组建了一个小组织,为当时的黑帮组织山守组干一些脏活。在与地头无赖的冲突之中昌三的伙伴受了伤,为了为伙伴出头,昌三不慎杀了人,于是进了监狱,在狱中结识了与山守组结盟的土居组的二当家阿宽。昌三与阿宽甚是投缘,于是相互歃血结拜为兄弟。提前出狱后的阿宽随后将昌三成功保释了出来,并通过土居老大的推荐,昌三加入了山守组,与阿铁等人成为了正式成员。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两帮势力的冲突,山守老大决定摒弃与土居组的誓约,派人刺杀土居老大,而这个任务落到了昌三身上。昌三随后成功刺杀了土居老大,但被整个黑道社会通缉。虽然昌三刺杀了土居老大,但身为其义兄的阿宽却一直庇护着他,惹来土居组的强烈不满。昌三随后试图回归山守组,而他与阿宽的行踪却被山守老大出卖给了土居组,而刺杀的责任全部推到了昌三身上,昌三被抛弃,阿宽随后被杀。走投无路的昌三选择向警方自首,在牢狱中平静地度过了多年。

之后昌三的伙伴阿铁在山守组内出人头地,几年后当上了二老板,带领山守组进军了商界与政界,事业如日中天。但山守老大开始视阿铁为迟早会篡权的心腹大患,他秘密联合山守组的其他干部,在背后挑起了一场山守组内部的乱战,最终以阿铁被杀的结局为这场内战划上了句号。
《无仁义之战》上映后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当年的电影旬报上被评为年度第二佳片,深作欣二的实录风格也在该片中成型。影片开场不久后的市场暴乱,导演一直以晃动的镜头进行近景拍摄,仿佛将观众置于推推搡搡的市场人群之中,近距离观看残酷的暴力行为。由于主创特意去广岛与当地黑帮进行了交流,这部片子也对黑社会组织内部结构与生活状态进行了详实的反映。而这部片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一股浓浓纪录片风格,时刻穿插着的大事年表,人物标明,以及最低限度的配乐都赋予了影片一种严肃的历史感——某种意义上,它确实可以看做是黑帮版的半历史剧。

《县警对组织暴力》(1975)

《县警对组织暴力》是由深作欣二执导,笠原和夫编剧的电影。
其实这部片子的诞生是计划之外的。1975年,警方认为东映公司高层人员与山口组有染,于是强行对冈田茂,俊藤浩滋等人的住宅进行调查,对本人进行审问,结果没有查出来什么铁证的警方,最终勒令东映停止《山口组三代目》系列电影的拍摄。这一举动直接激怒了冈田茂,他随后的确停止了《山口组三代目》,但他搬出了《县警对组织暴力》。

该片为笠原和夫的原创剧情。
五十年代,在位于关西的虚构地点仓岛市,有大原组与川手组两个黑势力互相明争暗斗。除掉了组织内部叛徒的大原组成员广谷在逃跑时,随便躲进了一处民宅里借宿。主人名叫久能,是一名普通警探,但他并没有上报警局,而是在第二天放走了广谷,两人也从此结下友谊。

成功为组织清理门户的广谷在大原组内平步青云。在组长后来入狱时,代理组长一职由广谷担任。久能对大原组的案子睁一眼闭一眼,而大原组又让久能得到了许多功劳,两人始终分别在黑白两道妨碍着川手组的生意。川手组随后搭上了仓岛市的政客友安。这位右安先生打算与川手组合作买下一块空地,却被广谷与久能软硬兼施地夺了过去,转手卖出了一笔好价钱。忍无可忍的川手组开始直接对大原组进行暴力攻击。

针对日益严峻的组织犯罪行为,政府下调了一名叫做海田的年轻警官到了仓岛市警局,主管组织犯罪的案子。他将与黑帮关系密切的久能隔离出了一切打黑行动之外,使得广谷以为久能是刻意在欺骗他,二人关系最终决裂。而大原组组长出狱后在政府的劝说下解散了大原组,令广谷成了丧家之犬。最终广谷走上绝路,绑架了一名警察,还企图杀死海田,但最终被久能击毙。

这部影片名为《县警对组织暴力》,某种意义上这是一部被片名拖累了的片子,它并不是简简单单一正一邪的警匪片。事实上除了警匪关系,它还刻画了政黑关系,商黑关系等一系列战后社会的阴暗面。由黑帮分子摇身一变的上位政客,与黑帮分子欢聚一堂,在外坐拥情妇的警队成员,警局内不认同打黑,整日叫嚷着反共的神经质老头……而影片中唯一看上去正面一点的海田警官,他的"正义"打黑之举只是为了能够早日被外派到更好的工作单位去。借主角久能之口,深作欣二道出了战后民间的黑帮情结根源:“那时候刚刚打完仗,从天皇陛下到我们百姓,想要活命只能吃黑市的大米”。
深作欣二一如既往地在电影中发挥着他的实录风格,在本片中达到了顶峰。整个电影的节奏鲜明,毫不拖沓,而这一点最令人叫绝的就是导演对故事背景的处理。在影片开场不久,伴随着主题曲,深作欣二将仓岛市黑帮的动态转换成了类似于报纸上搭配着黑白照片的新闻头条标题。伴随着五张黑白照片的闪回,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以大事年纪的方式交代了将近十年之间大原组的分裂状况与人事更迭,这也同样为影片中的黑道线剧情打下铺垫。

在人物的塑造上,深作欣二刻意地将警察与匪徒的对立性淡化,抹除了身份的不同。即使是警局的警探,也穿着宽大的西装外套,花花绿绿的大领衬衫,戴着大墨镜,看上去与黑帮分子的形象无异。而在影片的结局,代表着底层黑帮的广谷与普通警探久能都同样是时代的牺牲者,唯一的胜利者只有身为前黑帮的政客和与他沆瀣一气的走狗。


“当代黑帮电影”
《沸点》(《3-4X10月》)(1990)

《沸点》是北野武作为导演的第二部作品,但它是北野武第一部的自导自编自演,而且从主创到演员,都是“北野军团”的自家人,因此某种意义上它也算是第一部的“北野武制作”。
故事的主人公名为雅树,个性孤僻内向,是棒球场上一支球队的替补选手,平时会在一家加油站打打工。然而在打工的时候,心不在焉的雅树忘记了给一位顾客的车加油,与这名顾客发生了争执并引发了肢体冲突。然而未曾想这位客人是黑帮势力大友组的成员,挨了一拳的他以骨折为借口讹了加油站一笔。雅树心中气不过,向自己熟识的一位酒吧老板井口倾诉。井口本是大友组老大的义弟,也是组织的干部,但最后金盆洗手也就与组织断了联系。为了替年轻人出头,井口前去找大友理论,不想最终以自己被痛打收场。面子不保的他向年轻人们扬言一定要去冲绳搞把枪,杀了大友组所有人。
然而心中有愧的雅树决定自己与另一名伙伴和男前去冲绳,想办法搞到一把枪,就此展开了他们的奇妙之旅。在冲绳,他们目睹了一位名叫上原的黑帮分子带着小弟与人打架,认为他一定是能够搞到枪的人,于是众人结成了寻枪小队。经过联系,上原和美国军火贩子进行了交易,成功搞到了几把枪。随后雅树与伙伴打算回家,就此与上原分别。而拿着枪的上原杀掉了追着自己要债的老大以后也被黑帮分子杀死。

回到家以后的雅树等人在大友组的总部门前集合,却因为不会关掉手枪保险而被黑帮发现。逃跑以后的雅树在夜里开走了加油站的油罐车,直接驶向了大友组的总部,最终在爆炸中与黑帮分子同归于尽。

日本对于北野武的印象就是搞笑艺人,想当导演简直是痴人说梦。因此在他指导《凶暴的男人》时影评界纷纷对北野武进行挖苦与讽刺,但之后的影片反响完全印证了北野武作为导演的实力。接下来的《沸点》被当年的电影旬报评为年度第七,而北野武也在此片中开始发挥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在一些情节的安排上故意植入了自己的恶作剧与冷幽默,因此剧中人物们的行为往往带有稍显反差的滑稽感与无厘头。

《奏鸣曲》(1993)

《奏鸣曲》是北野武的第三部作品,也是他的第一部纯黑帮片。北野武通过《奏鸣曲》在欧洲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叩开了戛纳的大门。
东京黑帮组织北岛组与冲绳的中村组是名义上的友好组织,而此时的中村组正陷入与阿南组之间的火拼当中。为了替中村组平息事端,北岛组老大将从属于自己的村川组派遣到了冲绳进行调停工作。带上了自己信赖的副手们,村川在料理好了自己的生意之后飞往冲绳,暂时寄居在中村组旗下。然而村川一伙人却突然遭遇了阿南组的炸弹袭击,中村本人不久后亦被枪杀。为了暂避风头,村川和伙伴们躲在了海边的一处民房里。不久后神秘的杀手订上了他们,开始对村川组成员进行刺杀,最终被村川本人杀死。村川之后获知,一切都是觊觎村川组地盘的北岛组与阿南组串通好的阴谋,他们打算分别夺取村川组与中村组的势力。趁着阿南组与北岛组老大于冲绳会晤的时候,村川冲进了会场杀光了所有黑帮成员。在危机解除之后,深感迷茫与混乱的村川选择了自杀,一枪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从这部《奏鸣曲》开始,北野武开始运用了大量在之后的作品中标志性的手法,比如著名的北野蓝色调,突如其来的死亡描写以及难以名状的“自杀情结”等等。而也正是从这部影片开始,北野武与久石让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合作关系,因此这十年间北野武电影中的配乐都十分出彩。
《奏鸣曲》本身的故事并不复杂,甚至有一些简陋,但它最令人难忘也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即是电影中程开始占据了三分之一片场的海边逃亡生活。在这段的剧情中,由于外面不安全,所以村川组的组员们只能终日在海边过着隐居生活。可是那里并没有什么书籍,也没有电影电视,更没有互联网,于是这些平日里凶神恶煞的黑帮分子们开始像小孩子一样玩着纸相扑,挖陷阱,互相放烟花对战这样各式各样的游戏。影片只有在这一阶段时才褪去了忧郁的北野蓝色调,而是改为了活泼亮丽的暖色。然而这段情节并非单单在渲染黑社会形象的反差,而是在此处,北野武对生死观进行了探讨,并埋下了由其本人扮演的村川之后选择自杀的伏笔。同样,最后杀手找上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正是在海滩,而且刚好在做游戏。
在海滩的戏结束之后,村川开始进行对北岛的复仇,这一段画面由暖回归为冷,节奏突然加快。在最后的决战时,北野武并没有直接表现枪战时枪林弹雨的场面,而是将镜头视点放在了大楼之外,观众们看到的只有漆黑的窗内不断闪烁的火光,以及蒙太奇式穿插着的惨叫垂死的敌人面部神情,以及始终屹立着的村川。

影片结尾,村川成功杀光了仇人,开着车前去与爱他的女人相约,看上去唯有大团圆式结局才是顺理成章的,而不是突如其来的举枪自杀。影片上映后许多观众都不懂村川为何要自杀,但是或许这个问题村川本人也无法作答,而1994年之前的北野武,又怎能确定自己本人是知道的呢?

《新仁义的墓场》(2002)

《新仁义的墓场》是三池崇史根据深作欣二的《仁义的墓场》原作改编的电影,上映于2002年。
七十年代,东京泽田组外出聚会时被突如其来的杀手袭击,而酒店负责刷碗的小工石松误打误撞打晕了杀手,救了老大泽田忍一命。于是为答谢救命之恩,泽田忍认石松作义子,并将石松收纳到了组织内部。然而在帮内的元老们眼中,石松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混混而已,而血气方刚的石松也对这些前辈颇为蔑视。

石松慢慢成为了组内的关键人物,拥有了自己主管的产业。在与同伴于一家酒店消遣时,他强奸了酒店女招待智惠子,并通过之后多次的性关系,二人成为了情侣。在石松为泽田老大执行任务后被警方抓捕,入狱服刑了五年。在监狱中,他结识了另一波势力义友会的干部今村幸三,二人在五年间互相关照,还结为了拜把兄弟。

出狱后的石松与智惠子团聚,随后回到了泽田组。为了给智惠子买下一家店铺当老板娘,石松打算向泽田借资金,但迟迟回避的泽田开始让石松感到自己不被当回事,最终将私愤泄到了一直看不惯他的汤川身上,打断了他的头骨。之后被汤川手下追捕的石松,躲在了结义兄弟今村的住所处寻求庇护。某日石松趁着夜色找上了泽田的门,却在情绪失控的状态下对他开了枪。

泽田组最终将疯狂的石松逐出了组织,并对其进行追杀。而念及兄弟之情的今村一直对石松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在逃命的这段时间,石松沾上了毒品,随后性格变得更加残忍冷血,还强行让智惠子也有了毒瘾,最终导致了她因吸毒过量猝死。为了摆脱石松这个麻烦,今村的手下偷偷地向警察透露了石松的踪迹,导致石松二度被捕。

石松认为一切都是唯一知道他踪迹的今村背叛了他。不久后,越狱的他直接奔向了今村的住所,发疯似地杀死了今村和他的手下,之后又带上了枪跑到了泽田组,占领了办公室并开口要价一亿元,但最终被成功制服。

在失去了一切之后,第三次入狱的石松选择了跳楼结束自己疯狂的一生,留下辞世句:“大笑地狱间,一晃三十年”。

在该片之前,三池崇史的“黑社会三部曲”以及《杀手阿一》中表现出的赤裸裸的血腥色情风格让人印象深刻。具有深刻意义的《仁义的墓场》原作究竟能被翻拍至何种程度,也着实令人担忧。然而最终的成片的确印证了三池崇史的导演功力,某种意义上,这是一部完全不逊于原作的电影。
原作中的主角石川,被赋予了“时代的受害者”的色彩,他本不疯狂,他本来也是追求仁义的人,一切的结果都是”仁义“的变质。所谓“仁义的墓场”,也指的是石川死后刻着“仁义”两个大字的墓碑。而新版的石松,被刻画成了一条疯狗的形象。
石松象征着”恶“的人性,他从未讲过什么仁义,强抢女人,攻击上级,最终甚至亲手杀了义兄,而他重视金钱的老板,手下们也一样,背叛来背叛去,也没有一个好东西。整片中唯一的正面形象,就是石松的义兄今村。今村是一个颇为理想化的仁义之人,因为看重兄弟情分,所以石松再怎么疯狂,他也要一直保护下去,却想不到自己最终被石松杀死。所以新”仁义的墓场“,是今村的墓场,更是以往仁义时代的墓场。


《极恶非道》(2010)

《极恶非道》是北野武在多年之后重回黑帮片类型的作品。第一部上映于2010年,两年后第二部上映。
顾名思义,《极恶非道》讲的是一个毫无道义而已的故事。山王会是关东地区的第一大黑帮,会长关内与二把手加藤稳固地把持着组织的大权,然而最近另一势力村濑组的毒品生意插进了山王会的地盘里。为了教训一下村濑,加藤找到了手下的干部,同样是村濑义弟的池元,让能够得到信任的他来对付自己的义兄。池元并不在乎干掉村濑,但防止不良影响,他将对付村濑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手下大友。大友对村濑开展了一系列强硬的暴力行为,但每当村濑去找大友上级的池元时,他表面上总能摆脱责任糊弄过去,将一切归于大友身上,而背地里却不断下着攻击的命令,最终成功让大友杀死了村濑,村濑组灭亡。
而为了摆脱掉大友杀害村濑的影响,山王会会长关内授意让池元开除大友,撇清关系。而大友为了寻求个说法,切了小指去向关内亲自说明,而关内却告诉大友,开除他是池元自己的意思。于是当池元在大友的赌场里赌博时,愤怒的大友杀死了池元。在池元被杀后,打算避免自身受损的关内又找到了池元组的二把手小泽,承诺小泽干掉大友后即可接受池元组地盘。于是经过一番突袭后,大友组的成员接连死亡。为了保命,大友本人在警察片冈的协助下入狱,但在狱中被原村濑组二把手木村袭击,大友组灭亡。

在结束了一切混乱之后,另有打算的关内并不准备将地盘分予小泽。在一次聚会上,经过关内的授意,加藤趁其不备枪杀了小泽,但紧接着趁四周无人时打死了关内,之后将关内之死归咎到小泽身上,死无对证,最终加藤一人揽下了山王会大权。而早就与加藤暗通款曲,曾经的大友组组内的财务干部石原,这时也出来担任了山王会的二把手。几年后,二人共同合作,将事业拓展到了政界,达到了山王会的鼎盛阶段。

然而在鼎盛的背后,山王会却同样存在着内部矛盾。现在的山王会看重于成员获得利益的多少,所以曾经的元老们因为赚不来钱,从而地位一落千丈。其中的一位老干部富田对此不满,在企图掀起战争从而得利的片冈协助下,秘密地前往大阪找上了结拜兄弟,现为关西最大黑帮花凌会的二把手西野寻求帮助。然而由于行踪泄露,被视为背叛山王会的富田回到东京以后,被组织立刻处死以杀鸡儆猴。

计划没能成功的片冈保出了在监狱被袭击的大友,并成功煽动木村与之握手言和,共同打倒山王会。又是在片冈的协助之下,二人找上了大阪花凌会,最终获得了花凌会提供的一些枪手。于是,不知道木村与大友联合的山王会在突袭中接连失利,连续损失了几名干部,二把手石原亦在其中。趁着山王会内部混乱时,以前对组织不满的元老们最终成功逼迫加藤退位,同时木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木村组。退位后的加藤在退休生活第一天就被大友亲自杀死,而后来为了给加藤报仇的忠心保镖误以为是木村组干的好事,杀死了木村一伙人。

在木村的葬礼上,大友也前来吊唁。但还想挑起战争进而得利的片冈出现,给了大友手枪并让其为木村报仇。大友已经彻底看透了片冈其人,开枪打死了他,也彻底结束了因他而起的所有纷争。

如果把该片作为一部普通黑帮片来看,它的确有一些地方对观众并不友好,比如实质简单但表现得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比如全程都十分压抑紧绷的观影感受……但它的确又的确带着”北野武制作“的品质保证:沉稳的镜头语言,和谐的画面构图,这些同样都是北野武作品中一脉相承的特点。而该片最令人难忘的,想必就是极具”真实感“的黑帮暴力与一种独特却令人着迷的腔调。
然而如果将它看做北野武系列作品中的一部,它就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了。首先,它是在”自省三部曲“之后,北野武重回黑帮题材,自称为”回归原点“的一作。可是我们把它将北野武以往的黑帮片进行对比,发现它有些变了样子。

它没有《花-火》式的死亡艺术,没有《奏鸣曲》中的海滩嬉戏,也没有《沸点》中的滑稽冲突,它是一部氛围十分严肃的电影。而与以往蕴含着深刻主题的作品相比,这部影片没有任何主题上的升华,它完完全全是在展示黑社会之”黑“。

我们看剧中的这些黑社会,如果他们不动刀动枪的话,看上去与身边的上班族无异。但是事实上,这部片子展示的黑社会间的博弈与欺骗,又何尝不是我们普通人面对的生活所能见到的呢?这部片子里有着为老板鞍前马后却被用完朝后的下层员工,有着一朝得势便玩得一手好权术的新晋上级。而企图破坏如此身份界限的人们,正如片中一样,往往都没有好下场。因此《极恶非道》讲得不仅是黑帮,也是政治,同样更是现代社会。而《极恶非道2》就显得有些过于理想化了。

正如美国的《综艺》杂志的评价一样:”这是一部重新定义北野武式风格的杰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欢迎移步公众号「愚乐」(likejokes)讨论更多话题。

在这里,我们将不定期推介一些好电影,聊热映影片。
期待你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北野武出品,多为精品!大佬,花火,十七岁的天空都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挺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答主 3-4x10月 这个名字什么意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领先的自由行服务平台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000,000 位旅行者
920,000 家国际酒店
21,000,000 条真实点评
382,000,000 次攻略下载
中国旅游行业第一部“玩法”
关于我们
关于君达户外
网络信息侵权通知指引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
加入君达户外
旅行服务

君达官方微博

君达官方微信

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猪豆荚

GMT+8, 2025-4-19 15:43 , Processed in 0.1088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